| 规划计划
2013年广州市体育工作总结
作者: 365体育滚球直播投注网   日期:2014-04-21  来源:www.kslnwx.com   点击数:
索取号:007483113-16-2014-000002

  2013年,全市体育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,认真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,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,以民生幸福为主旨,以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,着力完善政策制度,不断创新体制机制,各项体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。
  一、制度体系更加完善
  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,高规格出台了加快转变我市体育发展方式“1+3”系列文件(下称“1+3”系列文件)。主体文件《关于加快转变我市体育发展方式的意见》(穗府〔2013〕31号)以市政府名义印发,配套文件《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》(穗府办〔2013〕45号)、以及《广州市群众体育工作实施方案》和《广州市竞技体育工作实施方案》(穗府办〔2013〕49号)均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。“1+3”系列文件务实管用,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,除了创新性提出在街镇设立文化体育工作站、国民体质监测点、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点(下称“一站两点”)外,还将市属公共体育场馆先行先试的惠民开放做法固化、延伸到区、县级市公共体育场馆和本市公办中小学校、市属高校场馆设施,并明确规定市和区、县级市两级将各项惠民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,同时对竞技体育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也提出具体指标和要求。“1+3”系列文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,为今后一个时期广州市体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,铺平了道路。
  二、作风建设扎实有效
 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,市体育局党委深入开展以“为民务实清廉”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紧抓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环节,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,工作效率和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,得到了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。一是理想信念更加坚定。把群众路线教育与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、“庸懒散奢”等专项治理工作融合进行,全体党员干部受到了系统深入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,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,加强了党性修养,增强了宗旨意识。二是工作作风更加优良。认真落实中央“八项规定”和厉行节约有关规定,勤俭筹办各类赛事活动,文风会风明显改善,行政运行成本明显减少。严控“三公经费”,严格督查民生实事以及重大体育赛事、重大建设项目经费使用,2013年度市体育局“三公经费”比2012年度下降12.7 %。三是服务基层更加扎实。深入调研训练基地、社区、学校、社团、企业等基层需求,认真评估基层实际困难和工作实绩,搭建政府与各类组织沟通互动的平台,通过“以奖代补”、“以奖代拨”和“以奖促管”等办法鼓励基层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,通过“一区一品牌”鼓励区县创建赛事活动品牌,全面激发基层办体育的积极性。
  三、年度任务全面完成
  (一)民生实事任务超额完成。根据市委、市政府2013年10件民生实事要求,市本级落实2025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,带动区、县级市和街镇投入超过6000万元资金用于基层体育设施建设,全年完成104条健身路径、51片篮球场、50个社区体育活动室、8个门球场、26个“幸福社区”体育设施、9项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,并免费对市民开放。加大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力度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市财政局安排专项资金,使市属公共体育场馆从6月起优惠、免费时段各由每周10小时增加到14小时,同时增加优惠免费项目和提高优惠幅度。特别是将原亚组委办公大楼“亚体文化中心”全面改造为“广州市全民健身中心”,于去年8月8日“全民健身日”正式启用,提供室内全天候惠民健身场地4000多平方米,以免费为主和优惠为辅的方式,开设乒乓球、健身操、动感单车、瑜伽、有氧拉丁、搏击操、普拉提、器械健身、健身养生操、太极、国民体质检测等10多个健身项目,现已累计接待健身群众41877人次,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体育场馆之一,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。各区、县级市积极参与惠民开放工作,如海珠区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弟免费发放门票,黄埔区将所有健身项目纳入惠民范围并延长免费或优惠开放时间段,番禺区专门安排了场馆惠民开放专项资金150万元。通过市和区、县级市两级共同努力,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和优惠进场人数达550万人次,较2012年增长21%,超过市政府下达的增加10%的目标。
  (二)全民健身服务更富特色。一是开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(简称“群体通”),市属公共体育场馆实现在线查询场馆开放信息和健身服务信息,在线预订场地和支付场地租金。整合官方网站、官方微博等信息平台,广泛开展赛事活动信息、科学健身知识的传播,全年局官方微博共发布信息2916条,平均每条浏览量约1000人次。二是成立了9个区级体育总会和62个区级单项体育协会,创建了61家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,培训了10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,建成4个区级国民体质监测站,全年惠民体质检测达10000余人次,并在全国率先提出到2016年全市所有街道、镇全部建有“一站两点”的奋斗目标。三是成功举办了2013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、横渡珠江、“市长杯”系列赛等全民健身活动300多项次,参与人数超过600多万人次。组队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体育大会,团体总分名列全省第一。指导支持区、县级市创建了龙舟、体育舞蹈、乒乓球、毽球、羽毛球等9项基层群众体育活动品牌。引导和支持各企事业单位、学校、行业体协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。
  (三)青少年训练成效显著。一是竞赛成绩优异。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,共有30人次获得金牌,37人次获得银牌,40人次获得铜牌,为广东省体育代表团作出了重大贡献,其中增城、番禺各获得7项金牌,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获得11项金牌(占我市金牌总数的64.7%);全年我市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13项、14人次,获得亚洲冠军9项、11人次,获得全国冠军39项、57人次,破全国纪录1项、1人次,涌现出冯珊珊、刘诗雯、樊振东、李丹等一批优秀运动员;优秀竞技人才输送力度大,输送到国家队85人(含集训13人)、解放军队30人(含集训6人)和省队403人(含集训183人)。二是体教结合工作稳步推进。去年11月27日召开了广州市体教结合工作会议,推广荔湾、越秀等区好的经验和做法,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广州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意见》,建立了体教结合联席会议制度,与市教育局共同命名270所市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。三是业训工作基础进一步牢固。调整项目布局,将33个项目分为15个重点项目、8个发展项目和10个一般项目。在原8个试点的基础上,启动了省运会18个重点项目的“训科医”一体化工作。命名了20个项目的98所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(2014-2016年度),拓宽了选材面。
  (四)体育赛事精彩纷呈。采取自身专业团队办赛、与社会专业团队合作办赛等多种模式,成功举办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、2013广州马拉松赛、乒乓球团体世界杯赛、亚洲足球俱乐部冠军联赛、世界女子七人制橄榄球赛、WTA广州女子网球公开赛、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、皇家杯高尔夫球对抗赛、世界职业围棋团体锦标赛等国际赛事,获得了国际、亚洲、中国单项体育协会,参赛队伍和广大市民的好评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,进一步传播塑造了广州的良好形象。其中,2013广州马拉松赛优化了比赛路线,升级了参赛选手服务,创新了竞赛组织工作,被评为2013中国马拉松“银牌赛事”。恒大、富力职业足球主场赛事圆满完成45场,恒大主场更是以平均每场近4万人、观赛总人数超过120万人次,成功捍卫了“中超第一主场”和“亚冠联赛最佳主场”的荣誉。恒大足球队连续3年夺得中超冠军并登顶亚冠,代表亚洲跻身世俱杯,创造中国职业足球新纪录。
  (五)自身管理更加规范。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从激烈竞争和多轮考核中脱颖而出,成为第三批省级示范院校立项建设单位。以天河体育中心为先导,在市属公共场馆全面开展以改善服务环境和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的“百日”专项整治工作,各场馆的场容馆貌、服务意识、管理水平等明显提升。全力推行实施《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基本规范》,健全场馆量化考评体系。及时修订场馆经营管理办法和基建管理办法,严格执行审核审批程序,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,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,狠抓各项制度和队伍建设,全局全年预算总执行率达到95%。
  (六)体育产业日益壮大。2013年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较2012年进一步提升,据市统计局2013年统计,全市共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数超过2.1万个,从业人数约15.42万人,营业收入达450亿元,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.84%。体育彩票在白云、从化及其他区、县级市的共同努力下,2013年全市销量达31.92亿元,首破30亿元大关,连续7年居全国省会城市、副省级城市第一,为广州筹集公益金2.44亿元。加强体育市场监管,进一步规范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市场管理,联合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检查对外开放游泳场所,对不合要求的场所进行立案处理。此外,积极推进了《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产业功能布局专项规划(2013-2020)》编制工作,跟踪配合了广州赛马场亚运赛后利用工作。

 

 

 

【TOP】     】     【】     【